角色强度主要依据实战表现、泛用性和技能机制进行评定。T0级别角色包括托洛洛、塞布利娜等具备高爆发输出或强力控制能力的单位,这些角色在各类战斗场景中都能发挥核心作用。T1梯队则由奇塔、佩里缇亚等组成,虽然在某些方面略逊于T0角色,但依然具备优秀的战斗价值。T2级别包含寇尔芙、夏克里等角色,需要特定阵容配合才能展现完整实力。T3级别的闪电、克罗丽科等角色则更适合特定战术需求或作为过渡选择使用。
射手职业中,赫波和麦克斯处于领先地位,两者都能造成可观的算量伤害和范围效果。赫波的终极技能兼具输出与控制功能,麦克斯则拥有稳定的AOE能力。战士职业方面,秋凭借暴击伤害提升机制成为近战输出的代表,女仆长和薇在特定阵容中也有出色表现。治疗型角色中,琴作为稀有的男性人形,其群体治疗能力在持久战中尤为重要。坦克定位的伊芙琳通过伤害减免和击退眩晕效果,为团队提供坚实保护。
角色培养优先级需结合资源分配考虑。初期应以组建完整战斗体系为目标,优先培养1-2名核心输出角色。射手职业投入资源回报较高,适合作为主力培养。治疗和坦克角色虽然输出有限,但对团队生存能力提升显著,中期应适当投入资源。近战角色培养成本较高,但后期在高难内容中表现突出。不建议同时培养过多同类型角色,资源集中使用效率更高。
战斗阵容搭配需注意职业互补和技能联动。常规阵容可采用双射手+坦克+治疗+辅助的配置,兼顾输出与生存。高练度玩家可尝试三输出+单治疗的激进组合,通过快速消灭敌人降低治疗压力。特定关卡可能需要调整阵容应对特殊机制,例如增加控制角色应对高机动敌人。角色站位安排同样重要,坦克应置于前排吸收伤害,射手和治疗需保护在后排安全位置。
输出角色优先提升攻击和暴击属性,坦克侧重防御和生命值加成,治疗则需要效果命中与冷却缩减。特定装备能强化角色核心机制,例如提升暴击伤害的装备对秋有显著提升。装备强化应遵循主属性优先原则,初期不必追求完美副属性。每周资源副本是获取高品质装备的主要途径,需合理安排体力分配。
角色强度会游戏进程动态变化,新内容可能改变现有环境。建议保持2-3名主力角色持续培养,同时储备1-2名潜力角色应对变化。资源有限时,可参考强度榜但不必完全拘泥,根据已有角色库灵活调整培养策略。定期参与高难内容能检验阵容强度,及时发现培养方向的偏差。最终目标是建立适应多种战斗场景的完整角色体系。